<optgroup id="ygzaa"> <basefont id="ygzaa"><time id="ygzaa"></time> </optgroup>

<samp id="ygzaa"><progress id="ygzaa"></progress></samp>

<font id="ygzaa"><datalist id="ygzaa"></datalist></font>



    湖南立佳機械專業生産立式長軸泵,雙相鋼長軸泵,不鏽鋼長軸泵,長軸液下泵,長軸筒袋式凝泵,液下排污泵,多吸頭排污泵,餐廚垃圾處理泵,直角齒輪箱

    立式長軸泵廠家

    立式液下長軸泵/餐廚垃圾處理泵/直角齒輪箱專業廠家

    定制|誠信|高效|品質

    全國咨詢電話

    18507312158

    15111351988

    立式筒袋式凝結水泵

    你的位置:首頁 >> 立佳水泵 >> 立式筒袋式凝結水泵  立式筒袋式凝結水泵

    聯系我們

    電話:18507312158

    手機:15111351988

    郵箱:sale@ljpump.net

    地址:長沙市韶山南路828号恒盛世家

    在線咨詢在線咨詢
    res/chanp/20190506/eeda3f543840709b.jpg
    • http://www.ljpump.net/upLoad/product/month_1901/20190123092244509.gif
    JLDTN型立式立式多級筒袋式冷凝泵
    産品特點
    JLDTN型立式多級筒袋式冷凝泵(立式多級筒袋式小機凝結水泵)是一種特殊的多級離心泵,是我公司根據市場需求自主開發、精心設計的高效節能立式多級冷凝泵産品,适用于輸送電廠凝結水及類似于凝結水的其它液體/pre>
    						
    在線咨詢 18507312158

    産品詳細說明

    1、概述

     JLDTN型立式多級筒袋式小機凝結水泵(立式立式多級筒袋式冷凝泵)是一種特殊的多級離心泵,是我公司根據市場需求自主開發、精心設計的高效節能立式多級冷凝泵産品,具有效率高、汽蝕性能好、結構先進、使用壽命長和安裝維護方便等顯著特點。适用于輸送電廠凝結水及類似于凝結水的其它液體,也可用于NPSH或安裝基面受限制的化工流程中輸送物理化學性能類似水的地方。水溫不超過180℃

    1.1 性能範圍

    轉速: 1480 r/min

    流量:120~2200m3/h

    揚程:36~500m

    1.2 工作條件

    介質溫度:≤80℃,特殊材質可達到120℃

    旋轉方向:從驅動端看,逆時針方向旋轉。

    1.3 型号意義

    200JLDTN-485

    200——出口直徑200mm

    JLDTN——立式多級筒袋式小機凝結水泵

    485——設計點揚程485m

    立式筒袋式凝結水泵

    2、結構說明

    立式凝結水泵為立式外簡形,有三種結構形式;
    (1) A型-初段雙吸導葉式多級離心冷凝泵
    (2) B型-初段雙吸螺旋形導葉式多級離心冷凝泵
    (3) C型-初段雙吸螺旋形斜流式多級冷凝泵

    2.1整體結構:

    水泵為立式雙層殼體結構,單基礎安裝。首級葉輪為單吸或雙吸形式,次級葉輪為單吸形式。水泵吸入口可位于基礎之下,也可位于基礎層之上,出口在基礎之上,二者可呈90°、180°等角度布置。可整體抽出内殼體部分進行維護和檢修。

    泵的軸向推力和轉子重量由水泵本體承受,泵與電機采用彈性聯軸器聯接。

    從電機端看泵為逆時針方向旋轉。



    LTDN立式多級筒袋式凝結水泵(立式多級筒袋式冷凝泵)結特點

    LTDN立式多級筒袋式凝結水泵結特點.gif



    2.2結構組成

    A型立式筒袋式多級凝結水泵結構圖,初段雙吸導葉式多級離心冷凝泵

    B型立式筒袋式多級凝結水泵結構圖,B型-初段雙吸螺旋形導葉式多級離心冷凝泵

    C型立式筒袋式多級凝結水泵結構圖,C型-初段雙吸螺旋形斜流式多級冷凝泵

    2.2.1外筒體

    外筒體是由優質碳素鋼闆或不鏽鋼闆焊接成的圓形筒體部分,吸入口位于基礎層之下時,吸入口開在外筒體上。外筒體為泵的外層壓力腔,可将液體穩定的引入吸入喇叭口。常溫泵工作時腔内處于真空狀态,高溫泵工作時腔内處于正壓狀态。

    2.2.2泵轉子

    泵轉子是水泵的核心工作部分,由葉輪、泵軸、鍵、軸套、擋套等零件組成,首級葉輪加大進口過流面積,以提高水泵的抗汽蝕性能。

    葉輪:葉輪通過高速旋轉将原動機的機械能轉換為水的能量。

    泵軸:主要傳遞扭矩,通過彈性聯軸器與電機聯接。

    泵軸與葉輪通過鍵和圓螺母聯接,鍵傳遞扭矩,圓螺母進行軸向定位。

    泵軸與泵軸之間用套筒聯軸器聯接,對中性好,裝拆方便。

    2.2.3吸入喇叭口

    吸入喇叭口将外筒體中的水均勻、穩定地導入首級葉輪,其内部設有通過筋片連接的導軸承室。導軸承、首級葉輪密封環裝于吸入喇叭口内。吸入喇叭口通過螺柱螺母與進水段相聯接。

    2.2.4導葉

        導葉的作用是将液體的動能轉化為壓能并以最小的損失将流出葉輪的液體導向下一級葉輪或出水段。導葉套裝于導葉内。

    2.2.5中段

    導葉裝于中段内,各中段間通過止口定位、與進水段和出水段通過穿杠緊固。各次級葉輪密封環裝在該零件内,中段的凸台防止導葉轉動。

    2.2.6出水段、揚水管

    将泵内液體均勻地引出,導軸承裝于其内。

    2.2.7出水彎管

    出水彎管由直管段、橫管段、支撐闆等焊接而成,當吸入口在基礎層之上時吸入口就開在出水彎管上,上主軸從該部分中心穿過。從揚水管流出的液體經過該部分後水平進入泵外壓力管道。出水彎管上設有脫氣口,以便将外筒體内的氣體排至凝汽器内或泵本體外。電機座安裝于出水彎管上,軸封部分和平衡裝置裝于出水彎管内。

    2.2.8導軸承

    導軸承起徑向支承泵軸的作用,潤滑液為泵自身輸送液。

    2.2.9機械密封部件

    水泵可采用集裝式機械密封,機封與機封函體連接,需接沖洗水,水源可以外接冷卻水,也可以從泵出水母管引出。

    2.2.10推力軸承部件

    水泵采用深溝球軸承和推力調心滾子軸承承受殘餘部分軸向力,稀油潤滑,冷卻管外接也可以從泵出水母管引出冷卻水進行冷卻,轉子提升時用推力軸承部件中的調整螺母調整。

    2.2.11聯軸器部件

    泵兩軸之間采用套筒聯軸器聯接,泵轉子與電機之間采用彈性聯軸器聯接。

    3、泵的裝配與拆卸

    泵出廠時随機帶有裝配圖、合裝圖等資料,拆卸或裝配時應仔細閱讀随機資料。

    3.1 拆卸

    3.1.1拆卸小配管

        在拆卸泵本體前,先要拆卸小配管:

       (1)需拆卸的小配管有平衡管、脫氣管、冷卻室管、軸封水密封水管或機封沖洗水管、推力軸承部件中的油管;

        (2)拆卸配管時,在各配管的聯接處做好标記,以利于裝配;

        (3)配管拆除後,為防止異物進入,應當用塑料布等封好管口;

        (4)拆下的緊固件應當妥善保管,以防丢失。

    3.1.2拆卸聯軸器柱銷

        拆下彈性聯軸器部件内的柱銷、螺母、墊圈等。

    3.1.3拆除電機及電機座

        (1)确認電源關閉,拆下電源電纜;

        (2) 拆除電機與電機座的聯接螺柱、螺母、墊圈;

        (3)吊起電機,移至臨時存放地點;

        (4)電機存放處應設置支撐架,保證電機聯軸器下端面不接觸地面,電機也不緻于傾倒;

        (5)拆除電機座。

    3.1.4拆卸泵聯軸器

        (1)拔出泵聯軸器;

        (2)聯軸器軸孔塗刷防鏽油。

    3.1.5拆卸推力軸承部件

        (1)旋出鎖緊螺母内的沉頭螺釘後,拆除鎖緊螺母;

        (2)拆除軸承壓蓋及安裝于其内孔中的油封圈;

        (3)拆除冷卻室蓋;

        (4)放出軸承體内腔中的潤滑油後,從下方拆除防油桶;

        (5)拆除深溝球軸承、傳動套、推力調心滾子軸承;

        (6)拆除軸承體。

    3.1.6拆卸軸封部件

        (1)拆除軸承座;

        (2)拆除填料壓蓋、填料及填料環(軸封為填料密封時);

        (3)拆除集裝式機械密封(軸封為機械密封時);

        (4)拆除填料函體或機封函體;

        (5)拆除冷卻室蓋;

        (6)拆除填料(機封)函體内的導軸承及起防轉作用的鍵。

    3.1.7拆卸平衡鼓等

        (1)拆除上軸套;

        (2)拆除分半擋圈及平衡鼓;

        (3)拆除平衡鼓套。

    3.1.8泵本體的拆卸

        (1)拆除出水彎管與外筒體的聯接螺母;

        (2)從外筒體内吊出泵本體(由于外筒體下方設有對泵本體起定位作用的定位螺釘,起吊泵本體時務必垂直、輕緩起吊);

        (3)外筒體開口部位需設置井蓋,以防人或異物掉入井筒内。

    3.1.9泵本體的擺放

        泵本體吊出後運至拆卸場地,進行卧式拆卸。

    3.1.10出水彎管和揚水管的拆卸

        (1)拆去出水彎管和導軸承體、上揚水管的聯接螺栓,将出水彎管水平吊出;

        (2)水平吊出導軸承體和揚水管;

        (3)拆除安裝于導軸承體内的導軸承和防轉鍵;

        (4)為防止泵軸彎曲,露出泵本體外的軸需用方木支撐。

    3.1.11拆卸套筒聯軸器部件

        (1)拆除止推卡環和套筒聯軸器本體的聯接螺栓,卸去止推卡環;

        (2)使套筒聯軸器本體沿上主軸向外移動直至套筒聯軸器本體内的聯接卡環完全露出,然後卸去聯接卡環;

        (3)從上主軸上卸下套筒聯軸器本體。



    3.1.12卸去下揚水管(如有的話)

        水平吊出下方的導軸承體和下揚水管,拆除導軸承體内的導軸承、擋圈和防轉鍵。

    3.1.13内殼體與轉子部件的拆卸

        (1)拆下穿杠聯接螺母,卸下穿杠(對于A、B類泵);

        (2)卸去吸入喇叭口上的聯接螺柱,拆除吸入喇叭口及其内孔中的導軸承、擋圈和防轉鍵,卸下密封環;

        (3)旋下軸端小圓螺母,卸去下軸套和首級葉輪(雙吸型式);

        (4)拆去首級導葉(對于A類泵)

        (5)對于A、B類泵,卸去蓋闆,拆下葉輪、導葉、擋套、中段。對于C類泵,則從另一端拆除末級導葉體、中間軸套、分半擋圈、葉輪;

        (6)對于A、B類泵,拆下末級導葉、出水段;對于C類泵,則拆除導葉體、中間軸套、分半擋圈、葉輪;

        (7)上述拆下的零件應放置在平闆上,不要損壞或遺失。

    3.2裝配

        裝配順序與拆卸順序相反,但需注意以下幾個要點:

    3.2.1整體

        (1)O形密封圈、密封墊片,應按随機裝配圖的要求确定裝配部位、數量、規格、材質,并注意密封件表面不得有劃傷,安裝中更不要遺漏;

        (2)各動配合部位、鍵表面、螺栓的螺紋部位應塗潤滑劑(如二硫化钼等);

        (3)注意鍵及其它細小零件的脫落;

        (4)裝配時防止異物進入泵内,特别是工具等應随時注意清點;

        (5)軸套上的定位螺釘,應在軸套完全安裝到位後方可擰入然後沖鉚或點焊;

        (6)外筒體上的4個定位螺釘已焊牢在外筒體上,不可拆卸。

    3.2.2泵基礎面水平度的确認

        外筒體吊入泵坑前,務必确認安裝基礎面的水平度符合要求。

    3.2.3填料的裝入(對于填料密封)

        (1)檢查新填料的尺寸是否準确,同時測量填料腔相應的尺寸是否與填料相符。更換填料時切記不能根據拆下的舊填料去求取填料的尺寸;

        (2)切取填料時,先将填料小心地纏繞在與上軸套外徑尺寸相同的圓棒(管)上。為了保證能準确地切開填料,可以在填料表面輕輕地劃兩條平行線,然後将填料切斷;

    QQ截圖20190121160502.jpg


        (5)填料裝填完畢,擰上螺母調整填料壓蓋,使洩漏水呈連續外洩狀态。

    3.2.4  O形密封圈的安裝

        (1)O形密封圈的安裝形式:冷凝泵系列中的\U+25CB形密封圈屬于固定式密封,主要密封形式有以下幾種:

    QQ截圖20190121160802.jpg


     當O形密封圈由橡膠條粘結而成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a.橡膠條下料長度要按實際安裝部位量得;

        b.切口應與橡膠條軸線呈45°

        c.橡膠條表面如有毛刺,應小心地修去。

    4、泵的安裝

        安裝質量是否良好,會對水泵的運行産生重大影響,務必認真、仔細。

    4.1泵的基礎

        (1)泵的基礎應牢靠、堅固;

        (2)外筒體與基礎之間采用斜墊鐵(用戶自備)調整高度,使外筒體的上平面處于水平面上,并用水平儀檢查水平度,水平度允差0.05mm/1000mm;

        (3)外筒體定位後,從底闆下方向地腳螺栓孔内灌注水泥砂漿,待水泥砂漿幹固後方可擰緊地腳螺栓螺母;

        (4)水泥砂漿一定要完全填滿底闆下方的空腔。

    4.2管路聯接

        聯接管路和閥門時,若聯接螺栓擰緊力過大或擰緊不均勻,附加力矩将使水泵本體發生變形并造成内部不良接觸,直接影響水泵的正常運行。因此在閥門、管路安裝完畢後,應再次校正機組水平度。

    4.3管路内不能殘存異物

        在安裝過程中,切忌異物掉入泵内,否則易損壞水泵。

    4.4吸入管路的安裝

        吸入管路應盡可能短,管路拐彎處應遠離水泵入口法蘭。聯接吸入管路和泵入口法蘭時必須保證結合面完全密封,防止空氣進入泵内。

    4.5電機的安裝

        (1)在泵軸和電機軸上分别裝上泵聯軸器和電機聯軸器,将電機吊裝在電機座上。

        (2)檢查兩聯軸器的對中:将百分表座固定在泵聯軸器上檢查電機聯軸器的跳動,其允差為0.08mm。檢查兩聯軸器端面間隙差(端面間隙值見下表),其允差為0.10mm。如果上述測定值超差,可調整電機座上的四個調整座内的調整螺栓、在電機聯接法蘭和電機座之間墊薄銅片使跳動值符合要求。

    聯軸器外徑(mm)

    170

    190

    220

    260

    330

    410

    640

    兩聯軸器端面間隙(mm)

    4

    4

    4

    5

    6

    7

    8

        (3)聯軸器對中性合格後将聯接柱銷裝好,然後用螺栓或螺柱将電機緊固。

    4.6轉子提升高度

        水泵的殘餘軸向推力由泵上部的推力軸承部件内的推力調心滾子軸承承受。轉子提升高度用調節該部件内的鎖緊螺母實現。

        (1)松開鎖緊螺母,使轉子部件慢慢自由下落直至其不再下落為止;

        (2)慢慢擰緊鎖緊螺母,使轉子上升至不能再上升為止。測量轉子的上升總高度h(一般約10mm);

    QQ截圖20190121160924.jpg

    五、起動、運行與停車

    5.1起動前的檢查準備

        (1)清理現場,檢查地腳螺栓是否松動;

        (2)泵入口閥門是否全開;

        (3)泵内是否充滿了液體;

        (4)打開凝汽器上的排氣閥,完全排去泵内氣體;

        (5)泵的出口閥門是否關閉;

        (6)電機轉向是否符合要求;

        (7)聯軸器柱銷是否松動;

        (8)軸承冷卻水、軸封冷卻水是否開啟,填料密封水或機封沖洗水管路是否通暢;

        (9)電機和其它電器、儀表是否正常;

        (10)轉動泵的轉子,應能輕重均勻地轉動,無卡死或單邊現象。

    5.2起動

        (1)關閉出口閘閥和壓力表旋塞;

        (2)起動電機;

        (3)當電機轉速達到額定值後,打開壓力表旋塞,并逐漸開啟出口閘閥,調節出口壓力到所需要的工況。在出口閘閥關閉的情況下,水泵連續運轉的時間不得超過2分鐘;

        (4)當泵的軸封為填料密封時,需均勻擰緊填料壓蓋上的壓緊螺母,使液體呈連續外洩狀态,并且注意填料腔處的溫升。

    5.3運行

        (1)滾動軸承溫度不得超過環境溫度35℃+2103,最高溫度不超過75℃+2103;

        (2)在起動和運行過程中,必須注意觀察儀表讀數,軸承溫度、填料洩漏水和溫度、泵組的振動和噪聲等是否正常,如果出現異常狀況,應立即處理;

        (3)經常檢查冷卻水、密封水(沖洗水)是否通暢,運行過程中不允許斷水;

        (4)注意電機軸承溫度;

        (5)保持推力軸承部件潤滑油位在正常位置上,不宜過高或過低,否則應放油或加油。一般情況下,首次運轉8小時後應更換新油;

       (6)不允許在低于30%設計流量的情況下連續運行,如必須在該條件下連續運行,則應在泵出口處加裝旁通管,将多餘流量接入泵進口。不允許在高于120%設計流量的情況下連續運行,以免發生汽蝕和電機超功率;

        (7)嚴禁提高水泵額定轉速。

    5.4停車

        (1)關閉壓力表旋塞;

        (2)逐漸關閉出口閥;

        (3)切斷電源;

        (4)待水泵完全停止轉動後,關閉冷卻水及小配管上的閥門;

        (5)如泵長期停止使用,應将泵拆卸、清洗、上油,包裝保管。

    六、維護和維修

    6.1運行日記和管理檔案

        (1)運行日記

        如實記錄泵運行情況,并以此作為制訂泵運行計劃的基礎。

        運行日記至少應包括以下内容:檢測時間、開(停)機時間、壓力表讀數、電流、電壓、頻率、轉速、振動、噪聲、環境溫度、軸承溫度、軸封洩漏、入口壓力(真空度)等數據。

        (2)管理檔案

        管理檔案應把水泵及配套原動機的出廠時間、制造廠家、主要性能參數、檢修情況等等錄在冊。

    6.2維護

        正确的維護作業對泵能否在最佳狀态下運行、充分發揮其作用、提高泵的使用壽命、避免事故發生等具有重大意義。經常仔細地進行檢查和維護是避免使用過度、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手段之一。

        (1)日常維護檢查項目:

        a.泵停機後,需關閉壓力表旋塞;

        b.檢查冷卻水、密封水供水系統、配管線路及泵有無漏水現象(填料洩漏除外);

        c.檢查各種儀表;

        d.定期測定泵組振動值,經常注意噪聲是否正常;

        e.适時調整填料密封的洩漏量;

        f.保持機組的清潔;

        g.作好運行記錄。

        (2)每月一次的檢查項目

        a.檢查調整泵和電機,保證其同心度;

        b.檢查潤滑油、冷卻水、密封水情況;

        c.測量泵組的振動和噪聲;

        d.對長期不用的泵(如備用泵),起動一次進行跑合,時間不少于5分鐘;條件受限制的情況下,則采用手動盤車。

        (3)每年一次的檢查項目

        a.檢查轉動部分的磨損情況;

        b.檢查葉輪與密封環的間隙;

        c.檢查葉輪、導葉、導葉體及其它具有流道性質的零件的汽蝕、沖蝕狀況;

        d.檢查軸承、上軸套的磨損情況。

    6.3維修

        泵在必要時(振動或噪聲異常、軸承溫度過高、流量揚程明顯下降等)應進行拆卸維修。對于連續運行的泵,每年應進行一次定期檢修。

        (1)進行維修工作時,應詳細記錄維修經曆,供下次維修時參考;

        (2)事先準備好備件。購買備件時,應寫明備件名稱、材質、數量,同時應寫明泵型号、名稱、出廠日期、出廠編号等;

        (3)按裝配順序的反向進行拆卸,拆卸後需将零件上的鏽斑除去并重新加以塗裝;

        (4)檢查葉輪與密封環的間隙。更換标準見下表(參考):

    公稱直徑(mm)

    ~125

    ~160

    ~200

    ~250

    ~315

    ~400

    ~500

    ~630

    最大允許直

    徑間隙(mm)

    1.1~1.8

    1.2~2.0

    1.3~2.2

    1.5~2.5

    1.7~2.8

    1.9~3.1

    2.1~3.5

    2.4~4.0

        (5)檢查導軸承與軸套的間隙。更換标準見下表(參考):

    公稱直徑(mm)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最大允許直

    徑間隙(mm)

    0.4~0.8

    0.5~0.9

    0.6~1.0

    0.7~1.2

    0.8~1.3

    0.9~1.4

    1.0~1.5

        (6)檢查軸套的磨損情況,直徑方向磨損1~2mm的情況下應當更換;

        (7)檢查葉輪、導葉體等零件的磨損情況;

        (8)更換密封件(填料、\U+25CB形圈、橡膠墊等);

        (9)按裝配順序進行裝配。裝配後轉動泵的轉子,應當輕松勻調。

    七、故障、原因及解決辦法

    故障

    原因

    解決方法

    流量不足

    或不出水

    1.吸入側或出口側或葉輪内有雜物

    堵塞

    2.密封環磨損過多或葉輪損壞

    3.轉向不符

    4.轉速過低

    5.有空氣吸入

    6.裝置揚程過高

    7.泵内未充滿輸送液體

    1.清理濾網、吸入口、葉輪、導葉體、排出管閥系統的堵塞物

    2.更換損壞的零件

    3.校正轉向

    4.測量電壓、頻率,檢查電機

    5.排出吸入管内氣體,檢查吸入管路

    6.降低系統阻力,調整運行工況

    7.檢查吸入管路系統

    無法起動

    1.電機或供電系統故障

    2.轉子部件中有異物

    3.軸承被卡住

    4.起動條件不滿足

    1.檢修電機或供電系統

    2.清理轉子部件

    3.清理或更換軸承

    4.檢查應滿足的條件

    超負荷

    1.軸承損壞

    2.泵内有異物

    3.葉輪與密封環發生摩擦

    4.填料壓得過緊

    5.轉速過高

    6.泵超出允許運行範圍在大流量下運行

    7.供電線路一相斷路,電機單相運行

    1.更換軸承

    2.清除異物

    3.修理或更換葉輪或密封環

    4.放松填料

    5.檢查電壓、頻率、電機并進行調整

    6.關小出口閘閥

     

    7.檢修供電線路

    異常振動和噪音

    1.泵發生汽蝕

    2.葉輪不平衡重過大

    3.泵軸、電機軸不同心或軸彎曲

    4.地腳螺栓松動

    5.軸承損壞

    6.導軸承及軸套磨損過多

    7.排出管路的影響

    1.提高吸入水位或關小出口閘閥

    2.葉輪重新進行平衡校驗

    3.校正軸的同心度,校直軸

    4.擰緊地腳螺栓

    5.更換軸承

    6.更換導軸承及軸套

    7.檢查排出管路

    軸承發熱

    1.裝配不良,軸心偏心過大

    2.軸承損壞

    3.軸承内少油或缺油

    1.檢查徑向跳動,進行校正

    2.更換軸承

    3.補充潤滑油




     


     

    QQ

    QQ咨詢

    在線咨詢真誠為您提供專業解答服務

    • 在線客服
    • 在線客服

    咨詢熱線

    18507312158
    7*24小時服務熱線

    關注微信

    二維碼掃一掃添加微信
    返回頂部
    女女wwqqtm77777女女